Friday, August 23, 2013

關於「堅持」(摘自陳雪面子書)

你問我,什麼樣的艱難,分開會比堅持在一起更好?
愛情裡有許多艱難是慢慢發生的,現實的問題(經濟,出櫃,事業,距離),親友的接納,彼此的磨合,時間的考驗……有時,你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但他卻說「想要一個人靜一靜」,他說:「我覺得你值得更好的人」,她說:「有人比你更愛我」,或者她說:「我對你的慾望消失了」。
每一句都很像謎,但句句擊中你心。
你回想著自己做對或做錯的事,確實,某些時刻,你也看見自己的軟弱,比如你掙的錢不多,比如你無法像父母出櫃,比如你因為工作忙碌而忽略,比如,你明明有心要愛,他要的你總是滿足不了。

失去就在眼前,好像只剩下一根細絲維繫著,太脆弱了,她說要走,她說想要去經驗世界,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最愛你,她或者說:「我感受不到自己對你的愛了」「我需要時間讓過去的感覺回來」。
甚至很簡單,他只說:「我要跟她試試看」。

失去已經在指尖了,但你還想奮力一搏。
你想起那些關於愛情的道理,你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過去沒做好的,現在開始努力,已經造成傷害的,希望有機會彌補,至於那些無能為力的(出櫃,經濟,事業,距離),但願他可以包容理解

但你沒有勝算,即使她說她還在乎你。你感覺到有人入侵了。
你感到緊張,恐慌,憤怒,哀傷,但重要的還是想著,現在我該怎麼辦,做錯一個決定就會是永遠的失去。
無論要做什麼決定,先問自己,那麼你還愛她嗎?你想要如何去愛她
靠近也好,遠離也好,堅持也好,放手也好,無論什麼決定,都是出自善意,出自尊重,出自理解,「我知道這是因為愛」。
我無法確知放手讓她去嘗試之後,因為你能做的也只是關於自己的部分,我無法知道你們是否還能像過去一樣,因為這是關於未來的事,面對她混亂的心,你只能設法讓自己鎮定下來,愛是會改變的,有時會變得更壞,但也有變好的時光,難以預料。
什麼樣的艱難會讓分開比堅持在一起更好?因為在一起是兩個人的事,倘若有一方覺得分開比較好,那麼應該堅持的就是那份祝福的心意。這道理很簡單,但你一定會害怕,倘若她只是迷失了,之後過得不幸怎麼辦?或者說,你真正害怕的是,自己還沒有努力挽回,就這麼失去了。
我覺得堅持有很多方式,努力也是。
無論她是否選擇我,我都真摯愛她,即使我的愛看起來並沒有作為,那是因為有些作為會使她為難,有些作為,會讓她困惑,有些作為,會種下往後憎惡彼此的原因。
什麼都不做的話,她怎麼知道我還愛著她?她怎麼知道我會等待?她怎麼知道我還想努力?她怎麼知道我還想堅持下去。
那麼就簡單地表白吧!「我依然愛你,未來也想繼續愛你,但如果我的努力會使你為難,我會努力只把愛放在心裡」。
可以做很多事,但是基於愛,而不是為了爭取,不是為了彌補,而是「對不起我愛的能力不夠,所以正在慢慢學習」,「過去發生的傷害,往後我會盡力不重蹈覆轍」。
愛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
可以堅持,但你知道那是你自己的努力,你對於自己的承諾,「無論你選擇什麼,我都祝福你」。
我想,最應該堅持的,是這份祝福的心意。這個階段,失去像雲朵漂浮在眼前,你無法想像接下來的光景,那可能會很恐怖,那是愛的一部份。
無論如何,要守護自己的心,那份愛的心意,是始終的,你靜靜不打擾,堅定表示愛與祝福,這是一份成人的戀愛,你知道你會努力守護那份誠摯。
或許她會走向別人,或許她會走向你,或許,你也會走向別人,或許,你會一直等待。
關於愛的學習,這可能是你經驗的第一次難關。要告訴自己,失去會使人悲傷,但你心裡真誠的愛誰也傷害不了。
但願所有一切發生都像是對待一個心愛的人那樣,自始自終,不讓悲傷恐怖的情況發生,我們愛一個人,從來也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可以在一起很好,不能在一起,也盼望自己能安靜收藏那份愛,感謝她讓你從這個關係裡,學會了珍惜。


------------------------------------------------------------------------------------------
我很認同文章裡面所說的。裡面許多部份都說中了我以前或現在的心情。
只是,想做到這些真的、真的非常困難。
我常常覺得,一個失去愛情的人如果想真摯地祝福對方過得好,首要條件是自己必須也過得很好。不管有多努力,一旦受到現實的打擊,一旦不小心陷入自己的情緒漩渦,一個人很難不期望深愛的那個人過得不好,那自己才有機會跟她回到那美好的過往。
當然,也可能純粹是我太窩囊。

而過得好這回事,你從來沒想過是那麼困難的事。那失去的恐懼與悔恨已經深深地印在骨子裡面了。直到現在,一旦不小心觸碰後,你還是無法停止全身顫抖。
你想拋開過往,一切從頭開始。去一個新的地方,認識新的人,寄望能有一個人能撫平你心中的哀傷。只是,你無法停止自己把她們跟心中的那個人比較,即使你知道那只是記憶的美化作用。“如果是她的話,一定會理解/贊同我所說的。”一切都無法開始。沒有人看著你,就像你也沒有真正地看著她們。
現實中無法得到滿足後,你開始在腦海重複播放跟那個人的過往。為快樂的部份微笑,為悲傷的部份流淚。你開始發現自己以往的不足之處。那數量之多幾乎需要做筆記來記錄了。如果當時我不那麼固執,如果當時我可以理解她的想法,如果當時我遷就一下她,是不是一切就會不一樣?為什麼這些事我當時就沒想到呢?
你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你希望自己能成為她期望的人,那她回來的話就不會再離開你了。於是你開始不自覺地用那個人的角度去思考,去喜歡那個人所喜歡的東西。你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像她了。應該說,是存在於你心中的那個她。
你不斷地成長。即使你知道在許多方面你還是無可救藥的幼稚,但在某些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已經有著驚人的變化。你如此相信著。你已經深刻地理解了獲得的歡愉,與失去的痛。 你已經理解了人的脆弱,知道每個人的相似與不同,也嘗試去接受一切。你開始明白擁有只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這句話的意義。只是你也發現了,即使自己明白再多,對自己的人生似乎也沒什麼幫助。你還是一樣的暴躁易怒,因為各種小事而陷入低潮。你開始懷疑,即使你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是不是真的就會好起來呢?
要怎樣才能過得好呢?那美好的過往還在閃耀著光芒,那深刻的傷即使已經可以隱藏得不露痕跡,但自己還是會有意無意地去揭開它。在朋友面前雖然可以若無其事地嬉笑胡鬧,夜晚那排山倒海似的孤獨,再怎麼排遣還是覺得透不過氣。那個人的氣息已經滲透了你身體的每一部份。你知道自己必須懷抱著她過你還未過完的人生。

我想讓自己過得好。我想做到像文章裡面所說的那種愛情。那一份欠她的祝福,就跟愛一樣,是我最想要給予她的東西。

Tuesday, August 20, 2013

出發


詞/曲 黃韻玲 編曲 陳建騏

真的要丟掉昨天的不快樂
真的要把過去放在角落
必須 往前走
必須 學著讓自己成熟

有風有雨的路前面還有
要怎麼選擇屬於我的生活
站在 原地不動
或者 嘆息年華易老

出發到另一個新的地方
生命的過程就像一篇故事
記著我曾經那樣的為你心動
記著我的夢想我的努力我的真心

出發到另一個新的地方
不能永遠抓緊回憶不放
該面對的總要坦然的去面對
不該是我的終究還是要讓它自由

------------------------------------------------------------
我沒看過這部電影
而原版的出發我也聽過了無數次
但無意中聽到這首歌時
女聲那稚嫩的歌聲卻一下就把我抓住了
感動地聽了一次又一次
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已經好久沒有過了

當然這種感覺無法持久
不久後我又會被各種芝麻小事搞得頹喪不堪
但被一首好歌打動依然是人生中其中一件最美好的事
 
而現在我依然無法做出任何決定
也不想倉促做出什麼決定
我想我還在等待再一次的邂逅
一個可以推動我
進而改變我的人生的機緣
而如果等不到的話
我還沒想到自己該怎麼辦

我只知道自己在找尋的
是內心的自由
就像破繭而出的飛蛾一樣
奮不顧身地撲火

我不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對自己好的
我只能對自己誠實地做出選擇
或者選擇不做出選擇

Thursday, August 1, 2013

關於小孩

家裡又多了一個小孩。女,7月9日生,被取了個有點瓊瑤的名字叫雨夏。我總覺得這名字吐槽點很多,但為了尊重取名的父母我還是不說的好。

現在就是到了這種年紀了。身邊的人在一個接一個地買車子、買房子、結婚後,也一個接一個地有了小孩。這兩年來我身邊已經或者將要生小孩的同事朋友應該超過20個了,臉書上滿滿都是小孩的照片。而成長速度異常緩慢的我好不容易才到了第一個階段,目前完全沒有想買房子的念頭,養育小孩更像是另一個次元的事。但和朋友聚會時話題總是逃不開這幾樣,總是要聽聽父母驕傲又愉快地埋怨養育小孩的辛苦。然後為了不冷落晾在一旁的我就開始遊說我買房子。這也是我開始自我封閉的原因吧。

我從以前就沒什麼喜歡小孩子。知道家人朋友生了小孩後,我也完全沒有想去看小孩的念頭。跟姐姐的五歲小男孩相處時,我也只是抱著應酬的心態陪他玩。直到他跟我親近了,拿著各種玩具一直要跟我玩時,我就陷入了陪他玩太累太無聊,不陪他玩又不忍心讓他失望的處境。所以有機會出門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逃離。另一個三歲的小女孩一開始非常可愛(姐姐的小孩都奇異地長得很俊),眼睫毛的長度幾乎可以蓋過眼睛,不怕生,遇到陌生人只是好奇地睜大眼睛瞧著。但過了一段日子再回來,她卻變成了只會纏著她媽的任性小鬼。我似乎只聽過她說“媽媽”跟“不要”這兩句話。媽媽一忙沒理她就面孔扭曲地哭得呼天搶地,怎麼哄都搞不定。這小女孩讓我因為小汐所產生的對蘿莉的美好想像都破滅了...

而哥哥在奉子成婚後不久,家裡就多了個小男孩,名字叫承熹(我對熹這個字也沒什麼好感...)。雖然我隔兩三個星期才回老家一次,但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家裡有小孩逐漸成長這回事。看著他從小猴子般的大小跟長相慢慢長大,輪廓變得清晰,學會翻身、正坐、爬行、站立,然後東歪西倒地走路。看他從不斷啼哭變得會笑,認得我是他叔叔,用嬰兒語言神氣地胡亂說話,看到我吃東西時會眉開眼笑地奮力走過來要吃。雖然隨著長大他也變得越來越任性(到他學會說話時應該更麻煩),不過看著他的各種舉動,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我第一次覺得有個小孩是件美好的事。當然這也是因為我不需要去處理照顧小孩的麻煩事,也不需要負擔家庭的責任。

而看著這個小孩,總讓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事。關於嬰兒時期的回憶應該是想像出來的吧,只是那時候的感覺似乎還殘留在身體某處。而比較大時的記憶明明遺忘已久了,一回想起卻像剛剛發生一樣的清晰。像以往被媽媽餵吃飯,讓爸爸替我洗澡,到了幼兒園還在喝奶瓶吸奶嘴,睡覺一定要抱著的小被單小枕頭,被爸爸抱著四處走,號啕大哭地追著爸爸的腳踏車。還有唸小學之後,開始入學的忐忑,每個學年開始時的期待,翻著新課本摸索即將學到的東西,從圖文故事書、卡通片、大人口中滿足對世界的想像。在那個時候,從幻想中建構的整個世界的輪廓,似乎是我所擁有過最純粹的美好。

也許擁有一個小孩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想起過往的美好,還有對世界最初的期待。然後我們再將這份期待放在小孩身上,寄望他們去經歷我們已經逝去的美好,還有更多我們所來不及體驗的人生。

而爸媽現在的生活重心就是照顧小孩了。雖然偶爾會埋怨自己不能去旅行,或者對頑皮的孫子假裝疾言厲色,但顯然他們都樂在其中。他們在照顧這孫子時,有沒有回想起把我們幾個小屁孩拉拔長大的過往呢?當他們抱著他時,會不會有一瞬間以為自己抱著的是小時候的我?有一次小孩敲到頭,伏在我媽懷中一邊大哭一邊呀呀呀說著話。我媽抱著他輕輕拍著他的背,很理解似的說:“是哦...很痛哦...” 那情景溫馨得讓我想落淚。

孩子會越來越大,爸媽也會越來越老。我還會陪伴他們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