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算是個電影迷。我一直有種“看電影應該跟其他人一起看,如果一個人的話還是做適合一個人做的事”的奇怪想法。所以雖然從好幾年前就聽過不同朋友對這兩套電影的推薦,但一直沒去找來看。直到今年第三集Before Midnight推出,我想著搞不好可以在馬來西亞的電影院看到(機率很低),所以開始去找前兩集來看。然後我不是影評(專業或非專業都不算),這只是我非常主觀的看法。
首先是before sunrise。我無法說我很喜歡這套。大概是因為名氣過盛,本來想著是滿分的電影看了後感覺只有8分。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我無法投入那劇情。故事的開始就是建立於兩人必須都是帥哥美女的情形下。如果女生不夠漂亮,男生就不會在火車上跟她搭訕,然後邀她一起下火車。如果男生不夠帥,女生當然也不會決定冒險答應他的邀約。這不是不真實,只是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所以我無法投入。但當然,這依然是一部好電影。雖然電影主要就是看兩個主角不斷不斷地聊天,但聽著兩個魅力十足的主角說著各式各樣的話題,各種趣味與深度並重的對白,看著兩個既相似又不同的思想所撞擊的火花是一件愉快的事。後來兩人的感情描寫我反而覺得還好,雖然在餐廳假裝講電話那段非常浪漫。而那開放式的結尾也很不錯,不落俗套。
其實前面的都只是前奏,我真正想說的是before sunset。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不愧被譽為最棒的續集電影,它完美地承接了上集的結尾,把整個感覺帶到了另一個高度。九年後兩個主角臉上有了皺紋,多了許多歷練,少了以往的激情,但兩人談天所撞擊的火花依然美妙。而也許我也開始上年紀的關係,那些話題與對白都讓我很有共鳴。舉幾段Celine的對白:
Memory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you don't have to deal with the past.
回憶是件美好的事,如果你不需要跟自己的過去相處。
You can never replace anyone because anyone is made of such beautiful, specific details.
你永遠無法取代任何人,因為任何人都有他美麗、獨特的細微之處。
I guess when you're young, you just believe they'll be many people with
whom you'll connect with. Later in life, you realize it only happens a
few times.
我想當你年輕的時候,你會相信自己可以認識很多可以交流的人。直到後來,你才發現那只會發生幾次。
兩個主角演得太棒了,從一開始的興奮又拘謹,用各種話題與玩笑來掩飾和試探彼此的感覺,到後來無法控制地坦誠自己的黯淡生活都演得入木三分。我甚至無法覺得他們是在演戲。而女主角Julie Delpy居然比九年前的她還要迷人,成熟又可愛。我非常喜歡她的笑容。最後的自彈自唱跟隨意慢舞更是經典。
這部電影真的給了我許多藉慰。 兩個人感情生活的不順利,懷念以往那種跟心靈伴侶的相交那種想法我都很能理解。而我一直都很喜歡兩個異國人不同想法的交流(如果溝通沒問題),有時甚至會有“無法去喜歡本國人”的想法。另外即使九年完全沒聯絡,再度相見聊天後依然能找回當初的親密感這一點也讓我覺得很安慰。我也曾經有過所謂的soulmate啊。不管她過得好不好我過得好不好,我們只是需要知道我們會在彼此心中佔有個位置,那樣就足夠了吧。
而第三集,雖然網絡的影評說是最好看的一集,但我總覺得會破壞第二集的美好結尾...我想要等到心裡那份悸動沉澱之後才會去看吧。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