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年份是深印在腦海的。這些年份像是一個分水嶺,在那之後自己的人生就經歷了激烈的改變。對我而言,那些年份是2000年(中學畢業),2005年(大學畢業跟開始工作)跟2008年(初戀與失戀)。 我將2000年之前視為自己的青春期。而現在,我想趁自己還記得的時候,寫一些那時候的事。
我的青春期是由許多歌曲、漫畫、遊戲所堆砌而成的。和現在不同,當時的我喜歡的多半是男生的歌。像伍佰的搖滾浪漫,陳昇的深情隨性,陶喆的節奏搖擺,都佔領著我的腦海好一段時間。還有就是,黃舒駿的校園民謠。
說是校園民謠也許不太貼切,但從小學聽爸爸買的黃舒駿的翻版CD開始,他的歌就為我勾劃出對未來中學與大學的自己的想像。未來的校園生活總是充滿色彩的。我會看很多的書,得到很多不同的知識,認識很多不一樣的人。我會學吉他、鋼琴,我會創作,寫一些看起來很厲害的文章,甚至寫歌。我會成為一個所謂的知識份子,對身邊的一切充滿著人文關懷。後來我所經歷的中學大學生活當然不如自己所想像,但我想也沒什麼值得抱怨的就是。
去台灣旅行時,我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了黃舒駿第一與第二張專輯的復刻版。 在聽著時,除了懷念過往的日子,也不禁驚嘆於這超過20年的專輯的可聽性。雖然有些編曲跟唱腔略顯老舊,但歌曲裡面的情感還真的永不過時。像“未央歌”對過去的緬懷,“夜半的貓”以簡單的編曲塑造的深夜詭異氣氛,“雁渡寒潭”跟“三跪九叩”的深刻滄桑,“妳”中溫柔地感嘆一個歷經世事的女人的轉變,還有“她以為她很美麗”中讓人想笑又想哭的自嘲揶揄。當然還有“戀愛症候群”。直到多年後我發現裡頭的LIVE居然是假的時還真的無法相信。反而在知道這首歌爆發抄襲疑雲時覺得這也不是沒可能。黃舒駿在我心中是個閃著光芒的天才。他像個吟遊詩人,輕輕地唱著別人的故事中的人生無常與愛情變幻。聽著他的歌時總是會想像他在一家咖啡店中自彈自唱,說著些聰明幽默的話引起笑聲,然後在唱起那些溫柔的歌前還偷偷地對你眨了眨眼。只是後來,他身上的光芒就漸漸消失了。他不像陳昇或伍佰一樣成了一個象徵,還在唱著也許曲高和寡但完全屬於自己的歌,只是像個過氣天才一樣慢慢地萎縮。任何人,包括他自己都無法阻止。
我以前有一個同學。小學時他是典型的模範生,唸書、運動樣樣全能,是副校長的孩子,懂得說話、討好,人也長得帥,所以理所當然地非常受歡迎。後來回想,他個性上多多少少有點問題。例如他喜歡取笑別人,還會特意編首取笑別人的歌曲來傳唱。也許不帶惡意,但造成的傷害應該不小。只是當時的我們卻只是跟著取笑,絲毫不以為意。後來大家都上了同一間中學。在中二時他宣布因為爸爸調職,他將會轉去城市的學校。當時的我驚訝極了。雖然我們不是多要好的朋友,但當班上的重心離開後,整個班上的氣氛會變得怎樣?後來證明我是多慮了。大家迅速填補了他不在的空缺,在班上回答問題,搞笑的任務都有人接任,整個班級順利運作,就像他不曾存在一樣。後來他出現過幾次,向我打招呼時感覺像一個大老闆向一個成了小學教師的舊同學打招呼的方式,不能說討厭但覺得彆扭。他語帶炫耀地講述在城市上課的經驗,我聽了一會覺得無聊就沒繼續聽了。後來他的消息已經不能引起任何漣漪了。至少我現在一個都想不起,只是記得他不再鋒芒畢露,就這樣溶入城市的茫茫人海中,在跟我完全沒交集的地方過著跟我完全不會有交集的人生。
雖然關聯非常小,但我在聽黃舒駿時總是想起這麼的一個人。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