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0, 2015

記憶

近來看了Still Alice。跳過這是一部好電影不說,裡面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描述還蠻讓人驚心的。看著主角不斷努力還是被病症吞噬了記憶和心智實在讓人難過。一直以來對阿茲海默症的印象就是電影電視劇中的老人癡呆症,患者會慢慢失去各種記憶,認不出親近的人,直到變成像小孩一樣的純真狀態。而我不知道患者到最後會變得完全無法自理,也無法說話,必須永遠依賴他人的貼身照顧。說起來比只有七秒記憶的魚還可悲啊。

更可怕的是,這病症的初期症狀我們都無法保證自己沒有。像常常忘東忘西,一瞬間會忘記自己在想什麼,忘了某個常用的詞彙之類的。而我雖然一向迷糊健忘,但對於重要的東西還是非常小心的。我一直這麼認為,直到那一天。

幾天前因為同車的同事要早到公司,我早了15分鐘醒來。梳洗後煮了簡單的早餐(蕃茄厚蛋燒和培根),吃飽後去洗了頭髮,用吹風機吹乾再用髮臘抓好頭髮。時間計算得剛好,一切不疾不徐,一如往常。拿了電腦背包、裝著水壺的環保袋、手機和錢包,反鎖了房門準備跟同事會合。站在鐵花大門前我突然驚覺,我把鑰匙忘在房間裡了。房門跟大門都是鎖著的,換句話說我被困在客廳了。

也許是想自我辯解,我的第一個反應居然是回想這是第幾次發生了?是第一次。除非我記憶錯亂,不然這絕對是我第一次沒帶鑰匙就把門反鎖。我打了電話通知同事後,從錢包內拿出沒什麼用途的卡片,嘗試用卡片打開門鎖。在我的手快被割傷,卡片也扭曲變形後,同事到達我家。在打電話跟屋主商量後,我決定破壞門把。同事從鐵花門外遞入厚重的鐵制修車器材,我用它敲打了快十分鐘,把門把破壞,然後用小湯匙伸入遺留的洞口,拉動一個小零件,終於成功把門打開。我嘗試轉動房間內側的門把,果然完全壞了不能開門,要小心不要把門關上。我拿了鑰匙把房門掩上,把器材還給同事,整理好門把殘骸,打開大門急忙乘坐同事的車子上班去了。

到了午餐時間,我才發現錢包不見了。我在拿卡片嘗試打開門鎖後,就把錢包遺留在桌子上了。雖然記憶中我也沒有發生過忘了帶錢包這回事,但當時非常匆忙,忘了其實我不意外。我意外的是,我居然在隔了三個小時後才發現這件事。我曾經發生過四次錢包弄丟或者被扒走的事件(我的迷糊可見一斑),所以我一向對隨身物品非常神經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確認一次。到底為什麼這次完全沒想到錢包這回事呢?

下班回家後,拿了桌子上的錢包,除了門不能關之外一切應該恢復正常了吧。同事說她朋友第二天早上可以來幫我安裝門鎖,只要一個晚上不關門就行了。我一如往常地打電動、看小說、看漫畫直到半夜兩點多才甘心上床睡覺(我只有在壞習慣方面一直非常年輕)。躺在床上快要陷入意識的混沌中時我突然察覺有點不尋常。應該說,因為太一如往常而顯得不尋常。我跳起來開門,沒錯,打不開。我在跳上床前順手把門關上了。

我開始覺得滑稽了,幾乎想像電視劇裡的瘋子一樣對天狂笑。唯一的屋友是空姐,已經好久沒在家中出現過了。而她的男朋友應該在樓上房間做著甜美的夢。我因為以為沒必要,居然沒跟他要過手機號碼。沒辦法了,我拿了房間裡面最適合敲門把的,剛買的五公斤塑膠啞鈴,在接近凌晨三點鐘奮力地敲著門把。敲了十分鐘後,眼看門把逐漸扭曲,零件慢慢脫落,我的腳突然感覺到許多沙粒。

啞鈴破了。它像一個醉漢一般把沙粒吐了出來,身體扭曲成一團再也無法直立。原來塑膠啞鈴是一層薄薄的塑料包著一堆沙子啊…我驚嘆著新學到的知識來舒緩那份衝擊。這是我現在唯一可用的工具啊!花了四十塊,買了不到一個月,被用過還不到三次啊!怎麼完全沒有人過來關心或者痛罵我在三更半夜擾人清夢啊!我嘗試用早上用過的卡片,手指割傷後再從箱子裡翻出兩支螺絲起子,花了半小時嘗試把門把撬開,一切都徒勞無功。這一天滑稽得讓我不知道該哭還是笑了…

我放棄自己開門,開始想其它的,向他人求救的可能性。例如去睡覺第二天再作打算(可是我似乎開始有點尿急),大聲拍門大喊救命(要把自己的愚蠢鬧得這麼大嗎)之類的。最後我決定採用麻煩人數和影響最小的方法。我打了好幾通電話把屋主吵醒,跟他拿了屋友的手機號碼;然後打了好幾通電話把不在家的屋友吵醒,跟她拿了她男朋友的手機號碼;然後再打了好幾通電話把她男朋友吵醒…當房門總算被打開時我幾乎想抱著前面的印度老兄痛哭了…

這事情帶來的教訓是,別以為自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請和附近的人特別是屋友打好關係。(突然讓我想起127 hours這電影)另外,年過三十應該擔心的不只是體能的衰退啊…

Tuesday, March 3, 2015

關於物慾

最新縱容物慾的戰利品是二手的Wii。非常有趣。玩棒球玩得肩膀酸痛不說,各種色彩繽紛充滿童真幻想又趣味滿載的遊戲實在讓人心情愉快。有個人一起雙打的話一定會更有趣。如果我在一年前買的不是PS3而是Wii的話,那段與人同住的日子會不會有所改變呢?我想應該不會吧。

我一直是個沒什麼物慾的人。從小我就沒什麼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零用錢很少,即使我願意不吃零食把錢存下來買玩具或漫畫,被媽媽發現後還是會被訓斥一頓。當年我們辛苦存錢買的gameboy也要用跟朋友借的爛理由才能光明正大在家裡玩。在物質匱乏的鄉下長大的媽媽並沒有奢侈品的概念,只有實用與否。而在這種思想熏陶下的我,自然將物慾壓到最小。我當然也有購買奢侈品的時候,但伴隨而來的罪惡感可不是一般的大,總是會寒酸地在心裡換算那筆錢可以吃多少頓飯之類的…

而我其實一直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出社會後每個朋友都一早買了車子代步,只有我還繼續騎了幾年的機車。我一直租著便宜的小房間,家具只需要床墊、衣櫃跟桌椅,還都是房東提供的便宜貨。衣服只在每年過年前才會買一次(每次都非常痛苦),只要沒破就會持續穿下去。頭髮都在家裡附近剪,只要花超過15塊馬幣就會覺得貴。每次還會要求盡量剪短,那可以相隔久些才需要再剪一次。科技產品總是挑價格跌到差不多才買,智能手機在2013年中才買(還是跟同事買二手的)。旅行時總是住便宜的背包客棧跟陌生人同房,把自己當作當地人吃普通的路邊攤,如果住了三星級以上的旅館反而會渾身不自在。

我並不覺得自己吝嗇,我只是打從心裡排斥享樂這件事,覺得一旦習慣享樂就回不去了。我的同事們曾苦口婆心地勸我,說要懂得花錢,不要這麼委屈自己,我反而覺得愕然。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委屈啊。如果我可以在最簡單的東西中得到快樂,為什麼我要去追求物質呢?一個玩泥沙就能快樂的小孩為什麼要給他最新的玩具呢?我真的一直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直到那個時候。當自己柏拉圖式的幻想被戳破,現實就像沙風暴一樣侵襲著,問著: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照著世界的規則生活,真的比較快樂嗎?

有時候你的堅持都只是個屁啊。

我開始買衣服。去商場的美髮店讓髮型師弄頭髮(可以指名還讓我錯愕了一下,只好隨便挑)。為了讓體態比較好看而報名了健身房。換了新手機。旅行時找了還不錯的旅館,吃了大部分遊客會吃的名餐廳,神色自若地買了不少價格明顯過貴的紀念品。當物慾一旦解放,遇到喜歡的東西時腦海裡那根提醒著實不實用的理智線就會輕易啪一聲斷裂,就像我衣櫃裡被太多衣服壓斷的撐桿。

我是不應該排斥享樂的。當我住在便宜或高級的旅館,吃著路邊攤或高級餐廳的食物,我都希望自己能盡情享受,而不是一直皺眉。何況,當我穿上剛買的緊身牛仔褲,穿上被稱讚好看的鞋子,那種飄飄然的虛榮感可以讓自己的心情瞬間變好。我想任何東西只要嘗試研究都可以從中發現趣味性。當我感覺自己總算培養出一點點品味,我應該可以站在和其他人一樣的起跑點上了。

該買的東西大概都買了,剩下的就是車子了。車子是我在四年前找到這份工作後因需要而買下的二手車,當然我選了最便宜車身最小馬力也最小的車子。一直以來車子對我來說就是代步工具,即使是現在我還是無法說服自己負債去買一輛漂亮的車子。不過以老舊度與安全性來說,的確是應該要換了,家人朋友都大表贊成。但是,我其實蠻喜歡那車子的。我喜歡它的簡單陽春,那忠實反映路況給駕駛者的車身,只要開到時速80就可以體會到的速度感。我喜歡它沒替我帶過麻煩,沒讓我被開過罰單,當我載著四個人幾天內從北到南超過一千公里遠征時也很爭氣地撐著沒出問題。它(我暗自取名為ARX7)就像一個忠實又笨拙的同伴,雖然做得不夠好但總是盡自己全力達到我的要求。當我把自己懊惱無法做得更好的身影代入在它身上時,我就難以輕易將它捨棄。

就是因為這樣我總是無法丟棄許多東西啊。